
【重磅】世界首例——胚胎干細胞培養的肝細胞在日本新生兒體內移植成功了!
發布時間:
2020-06-05 09:00
來源:
日本醫生成功地將胚胎干細胞來源的肝細胞移植到新生兒體內,這是世界上首次可以為新生兒提供新治療選擇的手術。
??這名新生兒患有先天性尿素循環障礙,其肝臟不能分解毒氨。但6天大的嬰兒太小,不能接受肝臟移植,一般要等到大約3到5個月大、體重大約有6公斤的時候再進行肝移植才是安全的。
??日本國立成育(成長發育)醫療研究中心的醫生們決定嘗試一種“過渡治療”,直到嬰兒足夠大時(3-5月齡)再進行肝移植,他們將人類胚胎干細胞(ES cells)培養而成的1.9億個肝細胞注射到嬰兒肝臟的血管中,繼而觀察到注入的肝臟細胞產生了能分解氨的酶,患兒的狀況也達到了改善。
??該研究所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在接受治療后,患者的血氨濃度沒有增加,因此,能夠成功地完成下一步的治療,即肝移植。
??這名嬰兒的性別尚未公布,他接受了父親的肝移植手術,在出生后6個月就出院了。
??該研究所表示,“這項試驗的成功證明了世界首次使用人體胚胎干細胞治療肝臟疾病的臨床試驗的安全性。”
??早在2013年,昆明醫科大學的碩士姚紫州發表了一篇題為“胚胎干細胞來源的肝細胞對小鼠慢性肝衰竭的治療作用”的論文,該論文指出,在急性或慢性肝衰竭中,肝細胞移植被推薦作為一種改善肝功能的輔助方法,并作為“細胞療法”用于肝臟代謝性疾病的治療。誘導胚胎干細胞分化成肝細胞,行肝細胞移植治療肝臟疾病,有著誘人的前景。在這項研究中,通過構建小鼠慢性肝衰竭模型,體外實驗成功誘導人胚胎干細胞分化為肝細胞,然后對慢性肝衰竭小鼠進行肝細胞移植。觀察肝細胞移植對慢性肝衰竭小鼠的影響,為慢性肝衰竭提供一種新的治療思路。
??這項來自中國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在特定的在體外培養條件下,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等細胞因子能誘導人胚胎干細胞BG02向肝細胞分化,并表達表達肝細胞特異性蛋白ALB及AFP。其次,經小鼠鼠尾靜脈的肝細胞移植能明顯改善慢性肝衰竭小鼠的肝功能,促進肝功能恢復,改善了小鼠肝臟病理狀況。
??據報道,在歐洲和美國,從腦死亡供體中取出的肝臟細胞是可以用的,但在日本的肝細胞供應比較有限。這也導致了有健康疾病的嬰兒不得不等到年齡足夠大時才可以進行肝移植。
??胚胎干細胞是從受精卵中提取的,它的使用也帶來了倫理問題,因為胚胎隨后就會被損壞。
??國家研究所是日本獲準建立胚胎干細胞研究新療法的兩個組織之一,該機構表示,使用的受精卵起作用了,受精卵的使用已經得到了已經完成生育治療的兩個捐贈者的批準。
??該項研究報道指出,這是世界首次成功移植人類胚胎干細胞培養的肝臟細胞,也是日本首次利用人類胚胎干細胞進行的臨床治療。迄今為止,肝臟細胞移植治療中的一大課題就是細胞來源的不穩定,這次臨床治療的成功驗證了相關移植技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