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ure子刊】發現與心臟心律不齊有關的200多種遺傳因素
發布時間:
2020-06-03 09:00
來源:
一項由倫敦瑪麗皇后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廣泛的研究人員發起的對近30萬人的研究表明,人們的DNA與心臟的電活動之間存在數百種新的聯系。此項發現發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并描述了“心電圖PR間隔的多族系全基因組關聯研究識別出202個潛在的心臟傳導基因”的研究。
??這個研究結果可能在未來某日引領出一種先進的篩查方法,以識別最有可能患上疾病的人群,并可能有助于揭示新的遺傳目標的研究和藥物開發。
??這個由140多個機構的科學家組成的團隊研究了來自全球293,051人的數據,分析了他們的個人基因組和心電圖測量結果。
??研究人員專門研究了心電圖讀數中兩點之間的時間長度,即“ PR間期”,這與許多常見的心臟電異常如心房顫動和其他心律不齊相關聯。
??這個團隊報告了基因組中的202個位置與心臟的這種心電活動有關,其中141個位置此前未被發現。這是與這種心電活動有關的已知遺傳區域數量的三倍以上,并解釋了大約62%的遺傳可能性。
??心電圖PR間隔反映了房室傳導,并與傳導異常,起搏器植入,心房纖顫(AF)和心血管死亡率相關。在這里,研究人員報告了一個多族式(N=293,051)全基因組關聯元分析的PR間隔,發現202個位點,其中141個以前沒有被報道。在確定的基因位點的變異使遺傳率的百分比從33.5%增加到62.6%。研究員觀察到心肌發育/收縮和細胞骨架基因的富集,突出了房室傳導的關鍵調節過程。
??此外,以前未報道過的8個基因位點含有遺傳性心律不齊綜合癥和/或心肌病的潛在基因,表示這些基因在普通人群的心血管病理中具有重要作用。這項研究表明,PR間期持續時間的多基因易感性是心血管疾病的內表型,包括遠端傳導疾病,AF和房室預激。
??這些發現使研究人員對心臟傳導的多基因基礎以及PR間期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遺傳關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瑪麗皇后威廉姆·哈維研究中心的聯合首席研究員帕特里夏·芒羅博士表示:“這是同類研究中規模最大的全球性研究,這是一種公認的心臟病和死亡的心電圖危險標志物。這些見解提供了與心臟電活動有關的生物學過程的新知識,以及用于預防和治療心臟病的藥物研究的潛在途徑。”
??馬薩諸塞州總醫院和布羅德研究所的醫學博士史蒂文·盧比茨補充說:“這確實是一個驚人的發現,幾年前是不可能的。但是多虧了許多包括英國生物庫在內的研究,我們現在可以將所有這些成像和心電圖數據與遺傳數據配對,事實證明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組合。”
??研究結果表明,個體遺傳性心臟病的誘因不是單基因突變的結果,而是整個基因組中許多變異的累積效應。
??參考:
【1】https://www.genengnews.com/news/over-200-genetic-factors-found-linked-to-heart-arrhythmias/
【2】Ntalla, I., Weng, L., Cartwright, J.H.?et al.?Multi-ancestry GWAS of the electrocardiographic PR interval identifies 202 loci underlying cardiac conduction.?Nat Commun?11,?2542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570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