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ure子刊】為何會胖上加胖?那要問問你體內脂肪細胞的免疫反應
發布時間:
2020-06-08 09:00
來源:
背景
??肥胖癥在全球范圍內影響著超過6億人。所有高收入國家中,美國的成人平均體重指數(簡稱BMI)是最高的。到2030年,大約一半的美國人會變得大肚便便。
??肥胖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心血管疾病和各種癌癥的主要危險因素,它也與易感性增加和發生感染嚴重并發癥的風險有關。
??2009年,H1N1流感爆發,肥胖癥也是一個死亡率增加的獨立風險因素;當前COVID-19大流行中,肥胖癥也跟感染者脫不了干系。
??許多研究表明,肥胖癥要比單純地飲食過多或運動量不足要復雜得多。先前的研究表明,肥胖癥還反映出身體將食物轉化為細胞能量的各種破壞的結果。
??然而,直到最近,科學家才開始懷疑這些多余的卡路里會改變脂肪細胞的行為,從而影響免疫系統。
??脂肪細胞被揭示為1型干擾素的新靶標
??I型干擾素可由免疫細胞產生,也可由脂肪細胞產生。這些干擾素會驅動持續低水平的慢性免疫反應,從而增強“活力”,促進白色脂肪組織(WAT)內的炎癥循環。白色脂肪會發展成“大象腿”、“麒麟臂”和“啤酒肚”。反過來,這種炎癥似乎會引發一系列細胞反應,從而導致肥胖相關疾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和NAFLD。
??這項新研究表明1型干擾素如何沿著與干擾素α受體(IFNAR)相互作用的軸運作,從而引發炎癥的惡性循環。作用包括:與炎癥、糖酵解和脂肪酸產生相關的幾種基因表達的變化。
??例如,該研究小組報告說,采用高脂肪飲食誘導的小鼠的I型IFN信號增強,包括Ifnb1,Ifnar1,Oas1a和Isg15基因表達的增加。
??重要的是,研究發現人類脂肪細胞保留了小鼠中記錄的許多代謝變化。
??這是出乎意料的,因為到目前為止,大多數科學家都研究了與病毒感染和免疫細胞功能有關的1型干擾素。
??觀察結果表明,I型干擾素軸可以改變脂肪細胞核心的炎癥機制,使它們更接近炎癥免疫細胞。另外,I型干擾素可以改變脂肪細胞的代謝回路,這是第一次描述免疫介導的脂肪細胞核心代謝的調節。
??研究前景意義
??I型干擾素用于修飾脂肪細胞核心代謝的具體機制仍在進一步研究中。此外,研究人員繼續研究脂肪細胞如何“模擬”炎癥性免疫細胞功能的完整程度。
??這些發現直接影響了大批成年和兒科患者。
??除了糖尿病和NAFLD,肥胖與免疫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似乎會增加早產的風險,并可能降低人體抵抗感染的能力。
??這項新研究揭示了脂肪細胞對I型干擾素的感知,以及其潛在的炎癥,并加劇了肥胖相關的代謝紊亂。此外,他們的發現還突出了脂肪細胞在肥胖不良反應中曾被低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