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窮人更容易得心臟病?背后的原因扎心了!
發布時間:
2020-12-07 09:00
來源:
之前,我們曾報道過一項研究,該研究發現貧窮會通過DNA甲基化在基因中留下印記,并遺傳下去,也就是說,貧窮可以遺傳。
早在1993年,四大醫學期刊之一的 JAMA 刊登的一項研究表明,社會經濟地位的不平等對一個人的健康有著重要影響,其中一個發現就是,社會經濟地位低的人,也就是窮人,受心血管疾病的影響尤為嚴重。
然而,為何窮人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很大程度上還沒能得到解釋。
許多研究表明,睡眠不足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有關。
而窮人,往往睡眠不足,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他們可能為了生計從事多份工作,或是從事輪班工作,生活在嘈雜的環境中,并且情緒和經濟壓力更大。因此,窮人往往沒有足夠睡眠和休息時間。
那么,窮人之所以更容易患心腦血管疾病,是否和社會經濟地位低下導致的睡眠不足有關呢?
瑞士科學家進行了一項超過11萬人參與的大規模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是窮人更容易患心臟病的重要原因。這也是第一項關于為什么更容易患心臟病的大規模研究。
該研究進一步表明,男性社會經濟地位與心臟病之間的關聯,睡眠不足的原因貢獻了其中的占13.4%。
該研究以:The contribution of sleep to social inequalities in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a multi-cohort study 為題,發表在歐洲心臟病學會(ESC)旗下期刊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雜志上。
這項大規模研究,匯集了111205人參與者,根據他們父親的職業和本人的職業,將他們的社會經濟地位分為高、中、低,三個層次。
研究人員將參與者的睡眠時間分成三類,睡眠時間正常(每天6-8.5小時),睡眠時間不足(每天少于6小時),睡眠時間較長(每天超過8.5小時)。
然后統計睡眠時間與職業地位和心臟病風險之間的關聯。
研究結果表明,男性和女性成年后的社會經濟地位與心臟病之間存在負相關性,也就是,越窮,患心臟病的風險就越高,這與之前的研究結果相吻合。
而且,該研究還表明,在男性中,睡眠不足會顯著促進社會經濟地位與心臟病風險之間的關聯,而在女性中,這種促進作用并不明顯。
這項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是成年人職業地位與冠心病之間聯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至少在男性中如此。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瑞士洛桑大學的Dusan Petrovic認為,這個結果可能是因為,與男性相比,女性的職業和睡眠時間之間的關系較弱 。
此外,這項研究還發現,父親的社會經濟地位與孩子將來的心臟病風險之間存在負相關性,也就是說,父親越窮,孩子將來患心臟病的風險就越高。
這一發現表明,父親的社會經濟地位可能通過潛在的機制影響孩子的心臟病風險,在早期貧窮的生活中留下了永久的生物學印記,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轉化為更高的心臟病風險。
最后,該論文的作者認為,社會各個階層都需要進行結構改革,以使人們有更多的睡眠。噪音是睡眠障礙的重要來源,減少噪音可以有效增加睡眠質量,例如安裝雙層窗戶玻璃,限制交通,不要在機場或高速公路旁修建住房等等。
論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01 / jama.1993.03500240084031
https://doi.org/10.1093/cvr/cvz267